查看分类

如何以农村的方式治理农村污水

2022-09-08

“十四五”期间,在乡村振兴和碳中和的背景下,生态化治理模式成为农村污水处理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。“如果能充分发挥农村特有的生态资源禀赋,通过生态化治理和EOD模式来治理农村污水,实现省钱、赚钱、融钱,可以有效缓解“资金难”这一行业痛点。”

1.水循环(水肥一体化)

污水用于排放是污染,用于灌溉就是资源。指南村通过水肥一体化的做法,将治污、灌溉、施肥融为一体,按照生态农场标准“污染不出边界”的原则,以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实现水的氮磷循环。每年回用节水约15万吨,相当于回收了8吨有机氮磷肥。

2.碳循环(节能降耗、有机资源化、碳汇林)

农村污水传统治理模式能耗高,碳排放量大。指南村通过绿色、循环、低碳的5.0生态循环模式,大幅减少了能耗与药耗,每年可降低60吨碳排放。此外,项目将化粪池残渣、餐厨垃圾以及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,通过发酵工艺制成土壤调理剂用于碳汇林抚育,就地实现资源化,每年减少碳排放200余吨。

同时,商达依托浙江农林大学周国模教授团队碳汇学科的优势,将指南村2000多的竹林开发成为碳汇林,每年碳增汇1000吨。通过以上方式,每年降碳增汇1260吨,实现了碳的循环。

3.产业循环(生态农场)

乡村振兴,产业振兴是重点、也是难点。农村污水治理生态农场经营相结合,在农场中将污水进行水肥一体化以及喷灌应用、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,自身也实现了有机生态种植,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。通过5.0生态循环模式,指南一个村每年就节省了18万农污运维费用;生态农场的经营,每年可增收200余万元;而碳汇林的开发,则让村民进一步实现了“卖空气”赚钱,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5万元,预计远期可达50万元。通过三产融合助力产业振兴,实现农村污水免费运维,终实现产业循环。

Copyright © 2022 广州绿缘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粤ICP备2022085841号